百余款新品集体“炸场”、1500多件展品亮相,暴走2万步,蓝鲸新闻直击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!
汇聚22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、1500余件展品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今日在北京开幕,50000平米的展览现场爆满,给"机器人热"再添了一把火。南门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,虽然天气阴雨,但公众的热情丝毫不减。
汇聚22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、1500余件展品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今日在北京开幕,50000平米的展览现场爆满,给"机器人热"再添了一把火。南门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,虽然天气阴雨,但公众的热情丝毫不减。
8日,伴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主持,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拉开帷幕。400余位国内外业界代表集中展示机器人领域最新“黑科技”,透出产业新动向。
由北京市人民政府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。今天,组委会将在国家速滑馆发布本次运动会的主题、参赛团队和赛程,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也已启用。
从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“尤尼梅特”诞生起,无数企业、组织乃至国家在这一领域耕耘。行业发展虽时有起伏,但整体趋势稳中有进。
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,宇树创始人王兴兴、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Takayuki Ito、英伟达Omniverse和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等超过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、国际组织代表、院士和企业家将参与大会论坛,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
从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“尤尼梅特”诞生起,无数企业、组织乃至国家在这一领域耕耘。行业发展虽时有起伏,但整体趋势稳中有进。
截至2025年8月7日15时,远方信息股价报13.96元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.58%,成交额0.98亿元,换手率4.48%。
这场“让机器人更智慧,让具身更智能”的盛会,将有100余款新品亮相,数量较去年增长近一倍,这无疑将进一步为机器人行业注入新动能。
2025年8月6日,傅利叶在北京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、具备“可触摸”特性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“Care-bot”GR-3。这是继上海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后,GR-3人形机器人的第二次公开亮相。
2024年年报:在可控核聚变领域,公司将以现有技术优势为起点,持续深化“国际顶尖项目实践 +国内产业生态协同”双轮驱动策略:一方面,依托 ITER项目积累的核级电缆与电气贯穿件技术经验,加快突破面向未来聚变堆的高耐温、抗辐射特种材料与组件关键技术,为 “人造太
记者来到了“光子”的训练基地,发现这里不仅有家居、超市、工厂等多个实际的应用场景,还有上百台帮“光子”采集数据的数采机器人,可以记录下它的动作轨迹、误差和执行节奏,存进数据库内反复训练。今年以来,各地都开始通过实际应用场景测试,来带动机器人技术创新。
除了“春晚机器人跳舞”这件让家喻户晓的标志性事件之外,还有一个很有代表性意义的是,就在今年,它首次被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:“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未来产业。”
2025年8月6日,北京 —— 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、具备“可触摸”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-bot GR-3。作为GRx系列第三代智能人形机器人,GR-3以“功能之上,有爱如初”为核心,通过柔肤软包覆材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,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边界,让
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、具备“可触摸”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-bot GR-3。在本体结构上,GR-3身高165cm,体重71kg,全身配备多达55个自由度,可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。GR-3的电池系统采用双电池热插拔架构,可使机器人在不间断供电的情
老美那边表示,他将对包含半导体的进口商品征收100%的关税,但对将生产设在美国的企业予以豁免。
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,近期引发市场热议,本来杠杆资金回升是市场活跃的一种体现,可以更好提振投资者信心。
规模创纪录参展企业:200余家(较2024年增长25%),包括ABB、库卡、埃斯顿、宇树科技等全球头部企业,以及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(同类展会之最)。首发新品:超100款(数量为去年近2倍),涵盖仿生蜜蜂、导管塑形机器人、六维传感器、灵巧手等前沿技术。展品
7月初,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区正式签约,龙软智图全球总部项目落子AI创新中心。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不仅为成都实现“2026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”的目标增添了动力,也彰显了AI创新中心的产业活力——截至目前,这座创新载
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,10台优必选5G商用服务机器人克鲁泽,正忙碌地为各地旅客提供引导带路、讯息播报、手续办理及娱乐等多种智慧机场场景下的智能服务。其搭载的国产自研U-SLAM多源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,突破了大尺度空旷环境下的机器人厘米级定位与建图难题,标志
记者来到了“光子”的训练基地,发现这里不仅有家居、超市、工厂等多个实际的应用场景,还有上百台帮“光子”采集数据的数采机器人,可以记录下它的动作轨迹、误差和执行节奏,存进数据库内反复训练。